智慧理工 |  协同办公 |  信息公开 |  邮箱 |  校长信箱 |  English
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教学科研 --> 正文
理学院举办光学工程学科前沿学术报告
发布人:孙宏媛    资料来源:理学院   时间:2021-11-18  浏览次数: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开阔学术眼界,领略科学发展前沿,提高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11月17日下午,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刘驰研究员和张兴来副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面向“扩展摩尔”应用的新型二维射频和光电器件》和《半导体纳米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改进及柔性化探索》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报告会现场由理学院副院长沈龙海主持,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驰针对二维射频与光电器件的器件速度提升、光增益提高以及柔性经济制备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石墨烯嵌入基区晶体管、二硫化钼双异质结晶体管和迈科稀光电探测器阵列等器件与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成果,为发挥二维材料优异的电学和光电等性能、构筑新型射频和光电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案。张兴来从提高光电探测器光响应性能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其在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光电探测性能调控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包括利用异质结构筑、表面修饰、压电光电子学效应、栅压电场调控、晶体缺陷工程、光栅效应等手段调控器件的光响应性能,以及在人类头发上实现的柔性光电子器件的集成。

本次学术报告内容充实,学术思想前沿,极大扩展了师生们的视野,提升了理学院师生的科研氛围,对学院科研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同时也对提升学院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文/图 齐东丽)


报告人简介

刘驰,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从事电子器件领域博士后研究,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引进优秀学者”加入到先进炭材料研究部,2021年起任职项目研究员。近年来使用石墨烯、MoS2和MXene等二维材料,构筑了一系列面向“扩展摩尔(More than Moore)”应用的新型射频和光电器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主持国家部委、面上等项目。

张兴来,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的生长设计、光电性能调控与器件开发的研究。在Nano Energy、Nano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授权国家专利18项。主持包括国家、省、市、中科院等横、纵向课题10余项。入选沈阳市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沈阳市中青年科技智库专家成员、Advances in Materials编委,Journal of Robotic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编委,Tungsten青年编委以及Materials客座编辑。


网络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3号-1Copyright © 沈阳理工大学 201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