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建设项目——第三期信息研学讲堂于线上成功举办。此次报告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爱军教授带来题为《高频地波雷达及干扰极化抑制》的学术报告,周帆副院长主持会议。学院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计339人在云端听取了报告。

刘爱军对高频地波雷达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高频地波雷达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加拿大SWR-503、德国WEAR、美国CODAR等典型高频地波雷达,同时也对国内武汉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高频地波雷达发展过程进行介绍,另外对哈工大(威海)雷达实验基地的发展过程,包括主要工作以及哈工大多基组网探测数据融合技术及目标实时探测跟踪效果,天波发射地波接收研究技术。最后围绕高频地波雷达干扰极化抑制,以电台干扰、电离层干扰、传统的极化对消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斜投影极化滤波器抑制方法,展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在高频地波雷达干扰抑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报告完毕,周帆代表学院感谢刘爱军教授的精彩报告,并就短波波段通信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对高频地波雷达产生干扰、多域联合方法的有效性、高频地波雷达信号设计的抗干扰能力、干扰信号与雷达信号频谱信号重叠问题、极化滤波工程化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同时对研究生很感兴趣的哈工大(威海)博士招生条件以及研究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向专家进行了咨询,刘爱军给出了详尽的介绍与建议。
讨论结束后,周帆对研究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研究生学习刘爱军教授谦和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科研创新意识和思维,力争取得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通过此次信息研学讲堂活动,强化了研究生学术规范引导,从学术源头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品质,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文/图 刘姝廷,素材来源于刘爱军教授线上报告)
附:个人介绍
刘爱军,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9月博士毕业于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新体制雷达及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团队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信息分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军委科技委项目、国家海洋公益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雷达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期刊审稿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附:学术报告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