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阔研究生学术眼界,领略科学发展前沿,领悟科研工作思路,10月6日下午,理学院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段德芳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高压下富氢高温超导体的理论设计》的学术报告。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在理学院304会议室参加了线下报告会,报告会由理学院副院长沈龙海主持。

报告会上,段德芳教授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超导的发现与进展,以及高压在推动高温超导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随后段德芳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向大家系统讲解了其团队在富氢高温超导体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其中包括被誉为“从头算超导电性的里程碑”的H3S高温超导的发现、设计了第三类富氢高温超导(HfH10)并阐明“类五角石墨烯”状的H10结构是高温超导的关键、提出“预压缩”的氢合金骨架理论并设计出系列三元富氢高温超导体。最后,段德芳教授对富氢高温超导体领域进行展望。在讨论环节,与师生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并勉励同学们要积极投身科研。

本次学术报告内容充实、学术思想前沿,极大扩展了师生们的视野,丰富了我院师生的科研氛围,对我院科研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同时也对提升我院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文/图 田辉)
报告人简介
段德芳,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8-201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主要从事高压极端条件下富氢材料晶体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设计了共价型H3S富氢高温超导体,预言其超导温度超过了200 K,被后续实验证实,创造了当时高温超导新纪录,被国际专家学者评论为:“从头算超导电性的里程碑”,“重新点燃了室温超导体的百年梦想”。已在包括PRL、JAC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2000余次。获得了知社学术圈首届“2015年度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唐敖庆青年人才奖励基金、吉林大学“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